- 諮商專欄 -
接受諮商後的自我懷疑與不安
情商EQ心理諮商所  助理林昀昀 
情商EQ心理諮商所  所長陳永龍 共同著作(2018/07/27)

 
 
Cindy問昀昀:「妳現在要去哪裡? 」
昀昀猶豫了一下,回答她:「我要去看牙醫。」
但這樣的回答卻讓昀昀很在意。
昀昀到底是該誠實的說出自己正在接受「心理諮商」的事實,還是躲躲藏藏的迴避呢?
 
請繼續閱讀下文
 
 
 
允許自己的脆弱,走入發現自我的諮商旅程
 
記得前幾次走入諮商室時,昀昀明明想討論的是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擾,探究讓她情緒不穩定的原因,但她卻總是輕輕帶過,深怕再仔細談下去自己的情緒會失控。她覺得要跟剛認識不久的諮商師,聊其私人、不怎動人的故事,會讓晤談氣氛變得尷尬,因而故意講一些表面、正面的事,故作沉著。然而,她不想繼續處於這情緒的低潮,鼓起勇氣開始談起了自己生活上的徬徨、無助。講著講著她不自覺地就哭了,心理十分擔心諮商師會如何看待情緒失控的她。她說了抱歉,而諮商師遞給她一張衛生紙,並給她一點時間。諮商師跟她說:
 
「很多來談者都覺得接受諮商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除非很懦弱,無助才會到這個地步。可是他們忽略的是,能夠走進諮商室,敞開心房跟一個剛認識沒多久的諮商師分享痛苦經歷,讓他看見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是非常有勇氣的一件事,雖然表面上或許顯得脆弱。」
 
諮商師以同理的方式帶領著昀昀重新思考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對諮商慢慢熟悉後,在諮商師給予的支持與關懷下,昀昀累積了對諮商師的信任,更深入地與諮商師晤談。對自己的徬徨無助更加理解,也慢慢學習接納與面對各種情緒。 許多曾經接受過心理諮商的人,跟昀昀一樣也曾經自我懷疑過:「為何自己要尋求心理諮商呢?難道別人都沒有情緒困擾嗎?」。事實上,研究及臨床實務發現:每一個人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生活議題及潛藏的困擾,而接受心理諮商是面對及解決困擾的眾多方法之一。有人在情緒低潮時,會想要找朋友傾訴;有人則壓抑、不理會它。若覺得情緒困擾持續一段時間,且想跟受過心理諮商專業人員晤談,增進自我了解、更積極的探索面對問題的方式,走入諮商室也是值得考慮的。
 
 
 
是否要透露接受諮商的事實,每個人的決定都不同。
有一天昀昀又進了諮商室,談到朋友Cindy詢問她去哪裡,說了謊而感到不舒服的這件事,並詢問該怎麼看待此事呢?她的諮商師反問:「那妳要怎樣回答,妳才會覺得舒服?」她想了一下,回答說: 「我說實話會比較舒服,可是我不喜歡偷偷摸摸的感覺」。聽了她矛盾的回答,諮商師說: 「妳可以不要說,妳也可以選擇你想對什麼人說什麼事,說到什麼程度」。
 
在這對話中,昀昀意識到她容易擔心別人怎麼看她,形成自己的壓力。昀昀了解到其實怎麼回答Cindy無關對與錯,而是要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感受,她了解到是否揭露是個人的選擇,有人喜歡公開方享,有些人想要低調面對,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當然揭露也許可以讓身邊的人適時提供協助給我們,但因為每個人對心理疾病的了解與接受度不同、反應也會因此不同。當選擇對周遭可信任的人揭露時,有時候她們可能不大清楚如何協助我們,不妨可以嘗試告訴對方能夠幫助到自己的方式(例如陪您去用餐),在談話時讓他們多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態及感受。
 
 
 
備註:
1.  本文版權為情商EQ心理諮商所與作者擁有,未經過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