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EQ諮商所所長 陳永龍博士 (2018/07/12)
近來隨著媒體報導感情暴力、自我傷害等社會事件的增加,情緒教育(Emotional Education)的落實則再次受到重視。情緒教育近年來在世界各地(例如哈佛大學醫學院對學生同理心的培養),引起廣泛討論,但在實施及作法仍上有莫大差異。在台灣的情緒教育究竟如何落實呢?
首先,為進一步了解當前台灣情緒教育不足之處,我們可觀察社會、校園中常見各種自我傷害者及感情暴力加害者的相關心理及行為特徵:
- 在生活中遇到重大挫敗事件,包括感情、學業、其他人際議題。
- 面對挫敗事件,引發內在極為嚴重情緒困擾(如氣憤、無助)。
- 在過度自責或責備他人的情況下,選擇錯誤的方式表達其情緒,導致自我攻擊或攻擊他人。
由以上的特徵思考,我們需要哪些情緒教育呢?當代心理學家的對情緒智慧(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緒教育(Emotional Education)的研究中,絕大多數學者皆提到自我情緒覺察與調節能力、人際情緒覺察與溝通能力的重要;然而,在這些相關的研究中,比較少直接談到「生命價值觀」在情緒教育中的重要性。從上述的社會及校園事件觀察中不難看出,情緒教育中僅包含自我及人際情緒智慧是不足的,應進一步提升學子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